吳讓之

吳熙載(1799-1870),原名廷揚,字熙載,後以字行,改字讓之,亦作攘之,號讓翁、晚學居士、方竹丈人等。江蘇儀征(今揚州)人。清代篆刻家、書法家。包世臣的入室弟子。善書畫,尤精篆刻。

少時即追摹秦漢印作,後直接取法鄧石如,得其神髓,又綜合自己的學識,發展完善了“鄧派”篆刻藝術,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吳昌碩評曰:“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,而於秦漢印璽探討極深,故刀法圓轉,無纖曼之氣,氣象駿邁,質而不滯。余嘗語人:學完白不若取徑於讓翁。”

吳熙載一生刻印數以萬計,但多不刻邊款,以致流傳甚少。吳讓之出生於清嘉慶四年(1799年),早年居住在儀征,青年時期因從事科考,每三年兩考,他都要往返於儀征、泰州。吳讓之最終只被錄取為“生員(秀才)”,僅是一個普通的縣學“諸生”,但從這時起,他和當時泰州的文人雅士有了比較多的交往,建立了友誼。

中年後,吳讓之長期寓居揚州。據清董玉書《蕪城懷舊錄》記載,吳讓之在揚州時,曾住在石牌樓觀音庵。當時觀音庵內還寄居着畫家王素,“王畫吳字”為時推重,士大夫家皆以“非王畫吳書不足相配”論之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吳讓之受宿遷王惜庵之託,以棗板續刻高鳳翰集撰的《硯史》後半部分。此書刻成時他題有長跋,其中談到“余於今年分典文匯閣秘書”並曾“分輯《南史》注”。揚州文匯閣是清代收藏《四庫全書》的七閣之一,這裡本是吳讓之的用武之地,但為時不久,在清兵對太平天國的作戰中,文匯閣付之一炬。

晚年落魄窮困,“但使殘年飽吃飯,只願無事常相見。”晚年吳讓之,已窮困潦倒般借居於泰州東壩口觀音庵,他曾撰八言聯自嘲:“有子有孫,鰥寡孤獨,無家無室,柴米油鹽。”同治九年(1870年),吳讓之離世,終年72歲。